最近有家长和我诉苦,说孩子长那么大了,却不会自己做决定。
“出外用餐,我叫孩子自己点菜,孩子却说妈妈你喜欢就好。问他意见,他说随便。让他选生日礼物,却选了一个不怎么样的玩具,所以我才要他拿另一个。”
可是,我看孩子在班上却是另一个样子,是个有领导能力的孩子。
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上个星期,我们一起打羽毛球。孩子的妈妈在旁观看。
孩子与朋友对打了一下子,我就听见妈妈说:
“怎么不跑呢?不跑怎么能够接球啊?”
孩子回答:“妈,我才刚开始。”
一会儿,妈妈又说:“怎么会有人这样打球的呢?你看你这样子,怎么打球啊?”
孩子开始不耐烦:“妈,我想这样打。”
然后,妈妈又说:“唉,不跑当然没办法接到球啊!”
孩子:“妈……”
打完一场,孩子还没走出球场,妈妈又说:“你看人家打得比你好啊!唉,你都不跑!”
孩子说话变得很大声:“妈,因为我不想流汗!”
用错方法,让孩子反感
我想,有不少家长也像这位妈妈一样,很想孩子变得努力一点,积极一点,做多一点。所以一看到不好的地方,就会开始嫌弃孩子的行为。
坦白说,在现场听到那位妈妈那样说,我也觉得很郁闷。本来高高兴兴地来打球,现在却什么兴致都没了,还会想妈妈你不在这里更好。
我曾经在酒店吃自由式早餐时,遇见一对父子。父亲带着兴奋的孩子来到,问孩子:“有这么多好吃的,你要吃什么呢?” 孩子回答:“我想吃西瓜。”
我听见孩子那样回答,心想孩子的饮食习惯好健康哦。
怎料,父亲不屑地说:“傻瓜!那么多好吃的,为什么要吃西瓜?我们吃别的。”
孩子有点难过:“。。。可是。。。” 然后被父亲牵走了。
因为觉得孩子的选择不够好,所以否定了孩子的意见,直接给孩子自己的意见或者要孩子跟着自己的选择。
久而久之,孩子不只不会为自己做选择,也不会思考,深怕你不高兴。反正我说什么,妈妈也不同意的,不如不要说。所以也难怪孩子变得越来越不积极。
人取决于如何造就。(郑明析)
嫌弃孩子,孩子就会变得没志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