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面与对话

第90课:与孩子周旋,父母要比孩子更厉害

 

 

“教练,你说的方法,我都试过了。没有用啊!” 李凯的妈妈在电话那头听起来很灰心。

李凯只有7岁,就和其他孩子一样好动。在班上除了有一点不专心以外,其他方面算是还不错的。但是在家里,妈妈却没办法好好应付他。

“这孩子没办法好好坐着做功课。所以啊,我就按照你们的建议,不让他玩玩具啊。结果呢?他干脆坐在沙发上发呆!”

“那么,你如何反应呢?”

“我就骂他啊!催他赶快做功课!结果,他就一边写作业,一边玩铅笔,真拿他没办法!”

“然后你又如何反应呢?”

“我也没办法啊!” 妈妈叹了一口气。

大多数人都想逃避痛苦,但是纪律通常是痛苦的。(John C. Maxwell)

像李凯这样的孩子,其实很聪明。以前,班上有一些孩子也像他一样。

“同学们,要发问的话,你一定要先举手,得到允许之后才可以发问哦!”

有一个叫阿里的孩子不想举手。于是,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,他一有问题就马上喊:“教练,我要问……”

当时,因为我才刚开始教学不久,所以觉得很无奈,但是又不得不回答他的问题。

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比较好动的孩子,森。

森喜欢打岔别人说话,尤其是在上课的时候。当我说到关于营养的时候,他会忍不住说:“教练,这个我知道……” 有时,我在讲故事的时候,他也很想分享关于朋友的故事。有时,我才刚开始介绍当天的课题,他马上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为了让他稍微控制一下自己,我拿出计时表,对他说:“森,你打岔太多次了。接下来的两分钟,请你保持安静。“

他点头说好。

怎么知道,倒数刚开始几秒钟,森就忍不住打岔说:“教练,可是我的朋友……”

我心想:不行!我得想想办法!

突然灵光一闪,我马上说:“森,你没有遵守约定哦!多加两分钟。”

森也不甘示弱,说:“教练,不公平啊!我……”

“哦!多加两分钟。“

“啊~~~怎么可以这样?”

“再说话就还要多加时间哦!”

于是,森乖乖地、安静地坐下来听课。

有时候,不是方法没有效用,而是我们没有比孩子更聪明。

一般的孩子都会想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就像森和阿里那样。因此,我们必须以更好的策略来应付。

对于像阿里那样的孩子,只是想要得到发言权。但是他却不想要遵守指示。因此,我们就必须重复说明我们的指示,直到孩子可以遵守指示为止。

“阿里,我刚才说要先举手,得到允许才可以发问。所以,现在我不会理会你的问题。其他同学都举手并且耐心等待了,所以你也必须这样做。”

有些孩子会像李凯那样,被惩罚了,没有玩具也不要紧,还有铅笔可以玩啊!相信不少家长也有同样的烦恼吧?

该怎么办呢?

或许家长可以把能玩的东西都收起来,让孩子没有借口逃避。要是孩子干脆发呆,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。要是孩子特意拖延时间,就要设下规矩和拖延的后果,让孩子自己负责人。

挑战并非只做一次就不做,而是要做好几次。(郑明析牧师)

教孩子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,因为孩子会不断想办法和你周旋,让你失去耐心,从而放弃管教他们。这样他们就会很轻松了。

但是,我们必须比他们更有耐性,才能应付孩子层出不穷的小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