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孩子是比较内向、害羞、没有自信的。因此,父母常常需要鼓励他们去尝试新事物。但是偏偏他们就是太害怕了。
昨天,才有家长致电来询问:“到底要怎么办呢?我的孩子太胆怯了!前几天带他到游乐场,他爬上滑梯之后,却因为觉得滑梯太高而无法滑下来。后面的小朋友都一直嚷叫,要他赶快下去。”
“那么,你当时怎么处理呢?”
“我不断地鼓励他说,没关系的,只要滑下来就好了。可是,他还是太害怕了。结果,我只好把他抱下来。”
纠正作用很大,但鼓励的作用更大。(歌德,作家)
家长们多多少少都有遇到这样的情况,是吧?
以前,也遇到一些不敢和陌生人说话的孩子。他们来到新环境时,总是不敢认识新朋友。不管是教练还是家长,我们都一贯地对孩子说:“怕什么呢?走吧!去认识他们,和他们说话。你可以做到的。”
我们不断鼓励孩子,一直要他们踏前一步,但是他们却无法跨越内心的恐惧。
我能够理解他们的感受,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恐惧。
前天,我因为牙痛而去了牙医诊所。牙医检查之后,建议我拔牙。听到“拔牙”这两个字,我开始紧张起来。
牙医在拔牙之前,对我说:“如果拔牙时感到疼痛,你就举手哦!”
神经质的我怕自己失控打到人,于是忧虑地问牙医:“我可以喊吗?”
旁边的牙医助理忍不住“扑哧”一笑。但是,牙医却很镇定地说:
“你不需要喊的。你张开眼睛就行了。因为眼睛会自然反应的,疼痛的话,眼睛会紧闭。那么,我就知道了。”
“真的吗?”我再次询问。(不好意思,我真的很害怕拔牙 >.<)
“是真的。所以你不需要做什么,张开眼睛就行了。“牙医还是很专业地回答。
顿时,我心里安定下来。
说明时应该要好好地表达。(郑明析牧师)
就是这个感觉。
孩子们也需要感到安心,才会勇敢地跨越恐惧。
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某一些事情呢?
或许我们不了解那件事情,或许我们无法看见事情的结果而感到不安,亦或是我们曾经失败过。
不过,当人确实地知道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,就可以减低害怕的感觉。
要是孩子害怕认识新朋友,他可能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才会感到害怕。因此,不妨试一试这样说:
“等一下,你可以和坐在旁边的朋友打招呼,说自己的名字,然后也问对方的名字。通常人都会回答的。然后啊,你可以问他,他的爱好是什么。你只要这样说就行了。爸爸/妈妈就在这里。如果遇到不会回答的问题,你可以走过来问我哦!“
至于害怕尝试新事物的孩子,比如说想滑滑梯却惧高的孩子,我们或许可以在孩子上去之前,就好好地告诉他:
“你爬上去之后,会有点高哦!不要紧,看着前面就好了。不要往下看。往下看的话,会觉得很恐怖。真的很害怕的话,你就闭上眼睛,滑下来,爸爸/妈妈就在下面这里等你。“
好好说明,并让孩子知道你会从旁协助,或许能帮助孩子更快走出自己的障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