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课 :打开耳朵,聆听他的感受

By | 教育作家 | No Comments
最近有一部电影,《脑筋急转弯》(Inside Out),里面有一个叫怒怒(Anger)的角色。怒怒总是容易暴躁,极度生气时,头上还会冒火。想必我们的生活中,都会遇到一些像怒怒这样的人吧?   这天我遇到了像怒怒那样的学生。七岁的他生着闷气,随意挥着羽毛球拍,不听老师说话。他嘟着嘴说:“我生气了!”   孩子 :我讨厌老师!真的真的很生气! 我(平静) :那么生气啊。 孩子 :是!我讨厌老师拿我的书给别人! 我(平淡) :噢。 孩子 :她抢我的书! 我(平淡) :真的非常生气哦。我刚才看到是你从老师手中抢走书本的。 孩子 :是她先抢的!我想狠狠地揍老师一顿! 我 :看来你很愤怒。不过,打人是不对的。 孩子 :我不管! 我在学校也一样打人!太生气了!是老师的错! 我(觉得不对劲):你太生气了! 但是,这样说,是不对的。 孩子(头上冒火):就是太生气!是老师让我生气的!是老师先开始的!如果她没有抢走我的书,我就不会生气了!我现在很生气!我不能停了!   到这里,该怎么反应呢?  ...
Read More

第12课 :头上的按钮

By | 教育作家 | No Comments
七岁的小威气愤地说:“如果她没有抢走我的书,我就不会生气了!我现在很生气!我不能停了!”   全班十二对眼睛看着小威。我看情形不对,就把小威拉到另一间课室,让他站在里面,告诉他:“你站在这里,冷静下来。我会站在旁边这里等你冷静下来。”   小威靠墙站着,眼睛直直瞪着前方。我站在门边看着他,怕他乱砸东西。   安静了几分钟,他突然说:“我好了!”我感到惊讶!怎么转换得那么快?   小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我现在高兴了。没事了。 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好的。你是怎么做到的呢? 小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(想了一下)是我的 [精神] (mind) 让我高兴的。 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这样很好。刚才怎么会生气呢? 小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那个是我的 [脑] (brain)。是我的 [脑] 让我生气的。   我非常惊讶!一个7岁的小孩子竟然可以区分他的 [精神] 和 [脑]!于是,我继续询问。   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你的 [精神] 和 [脑]  不一样吗? 小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:不一样。我的 [精神]  比 [脑] 大。我的 [精神] 这么大(把拇指和食指拉开显示给我看)。我的 [脑] 这么小 (拇指和食指几乎贴在一起)。我的 [精神] 是9岁,我的 [脑] 是7岁。   我感到非常讶异!因为这就像郑明析牧师在证道中说过的,“灵的想法比起来自肉体水平的想法高出更多、强上更多、确实更多。”这里说的肉体的想法,就是人们觉得会让自己身体舒服的想法,例如发脾气、懒惰、睡觉等等。而灵的想法则是在那之上更高的,不会按照生理状况来思考,而是更加理性,更加有智慧的想法。比如,就算身体很累,也还是会尽到自己的责任。   我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...
Read More

第11课 :怎样去爱?主动吧![2]

By | 教育作家 | No Comments
检视消极和积极的态度之后,我们来看看如何掌控自己对事情的反应。那个方法就是---- 等一下!   等一下! 使用人类工具   有人对你不好时,对自己说:“等一下!”冷静下来,思考自己应该怎样做出适当的反应。大家可以尝试使用以下的人类工具:   A.自我意识 (Self awareness)  在做出任何行为之前或当下,有能力立即察觉自己的行为,就像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一般。例如,自己被别人劝告时,觉得很生气而大发脾气,很想大声责骂对方。此时,调换自己的角色,如果,我是旁观者,我会怎么想?   当你不断这样思考时,就更容易察觉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加强控制。如同生病时要〈自己〉去看医生并吃药才会痊愈一般,必须要〈自己〉行动,自己才会产生变化并改正。(郑明析牧师)   B.良心 (Conscience)  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到底我这样做是否正确? 按照正确的价值观思考,良心会告诉你答案。 C.想像(Imagination) 想像消极行为的后果。想像积极行为所带来的益处。 比如,想像自己总是抱怨,身边的人会有怎样的感受/ 反应。 想像自己总是不断尝试新方式来帮助自己的团队。大家会看见你正面的态度而打从心里赞赏你。   D.意志力(Willpower)  要强烈地坚持并持续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。 比如,周围的人都说不需要太努力,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。但是,你自己依然坚持要做到最好。即使别人轻视你、讽刺你、嘲笑你,你也要坚持己见,不要同流合污。   生活很简单,是我们的想法太复杂,不是吗?当我们单纯地付出爱的行动,别人也会被你的正能量感染。如同郑明析牧师所说,自己主动地每天去做吧!要改变环境,先由自己主动开始吧!
Read More

第10课 :怎样去爱?主动吧![1]

By | 教育作家 | No Comments
曾经有家长告诉我:“我原本很喜欢带孩子。但是孩子越来越不听话,我是过很多方法也没有用。现在,我真的不想理会孩子了。他们都不听我的话。”   也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很喜欢做某些事情,比如打羽球、弹钢琴、打跆拳道,但是练习一段日子过后,他们觉得很辛苦,就想要放弃:“每天都要练习2个小时,太累了!” 原本是自己喜欢的事情,现在却觉得自己做得非常不开心。为什么呢?   “看吧,我做了那么多,到底还要做多少啊?”   “真是不公平啊!我全心全意地付出,他们竟然不珍惜!”   “啊,又接到投诉了!到底要怎样?”   “我做的很辛苦啊!到底值不值得?”   “没办法,我必须这样做。”   当你口中说出这些话时,代表你只是在作出反应(reactive),是处于消极的状态的。因为只是反应,所以越做越辛苦,越做越觉得没有力量。   何不尝试化反应为主动呢?   郑明析牧师强调:“要主动去爱”。这份爱,并不只是男女之间的爱,而是对于生活、对于人生的爱与热情。主动去爱某件事或某些人,你就会发现,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。为什么呢?   因为你可以付出行动。当你很爱你的孩子时,不管他是多么调皮,你也会因为爱他而坚持教育他,甚至会觉得他有时也很可爱。当你很爱你的工作时,不管上司如何不好、客户如何不好,你也不会让这些小问题熄灭你对这份工作的热情。你会绞尽脑汁克服一切问题。爱,并非只是感觉。爱,是行动!   斯蒂芬·科维(Stephen R.Covey)在《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》中也提到“积极主动”是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习惯。   主动(proactive),就是要主动行动,主动付出,主动去爱。郑明析牧师曾说过,自己主动去做的人是因为了解的关系。当进行一个任务,或者发生突发状况时,应该怎样主动行动呢?让我们来看看简单的2个方法:   1.“我能做到”的态度    主动的人以及消极反应的人行动上有一些区别。大家可以检视自己是否有时也会做出这样的反应。...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