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儿童卡通片中,当人面临选择,不知道要做好事还是坏事的时候,头上会出现一个天使,一个恶魔。天使会善意地说:“应该要做好!” 反之,恶魔则会笑嘻嘻地说:“不要紧,不需要那么好的。干嘛要折磨自己呢?对自己好一点吧!” 听见这两把不同的声音,人常常会听恶魔的话,选择让自己舒服。 我的学生们常常面对这种战争。要继续睡觉,还是要起身?要运动,还是呆在家里?要陪伴唠叨的妈妈,还是和朋友出去玩?有时候是睡眠与书本的争战,有时候是游戏与书本的争战,有时候是懒惰与行动的争战,有时候是youtube与课本的争战。我想,不只是念书的人,所有人都有经历过内心的挣扎吧? 这种情况称为“内在矛盾” (Internal Conflict)。自己的脑很清楚知道应该做的事情,但是心里却不想做。在我们做出选择之前,会在两个选择之间徘徊。人类的想法看似一个却是两个。一个内心想要做,另一个内心不想做(郑明析牧师)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明明是应该要做的事情,我们却不想要做。 看看 自己应该做的事情,绝大部分都是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,或者是让你感到辛苦的事情。举个例子,要睡觉还是要起身呢?早上闹钟响的时候,你还觉得很疲惫,全身很沉重,你躺在温暖柔软的床上非常舒服。啊,真的想再多睡一点!你知道不可以再睡了,但是你的内心会有一把声音说,“多睡一下子而已,不要紧的。”因为多睡一下子会让身体感到舒服,所以你就选择继续睡觉。 人就是会贪舒服。有些人会说:“舒服一下子有什么关系呢?懒惰一下子有什么关系呢?我是一个普通人啊,这样是正常的。”也有人会说:“没办法,身体疲累是无法控制的。” 真的是这样吗? 选择舒服,其实是身体的本能。选择付出努力,是属于比较高层次的精神。 为了有效使用精神,我们也必须了解人的构造。人,可分为三个部分,就是肉体、魂体、灵体 (郑明析牧师)。一般人认为人有肉体,也有灵魂。把灵魂再仔细分析出来,就有魂体和灵体。魂体,就是内心、精神和想法组成的实相体,连接肉体和灵体。灵体,则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。一般人认为肉体死后,人就会以着灵体存在。 人的肉体、魂体和灵体,就像心理学之父弗洛德(Sigmund Freud)提出的,人的精神可分为三个“我”:本我(id),自我(ego)以及超我(superego) 【2】。内在矛盾可以说是这三个“我”在争战,一个是像婴儿的id,一个是像青年的ego,一个是像圣人的superego。 Id,主要满足于身体本能的欲望,就像饥饿、口渴、生气,非常喜欢享乐。青年ego,是执行人格的心理成分,负责压制 id 的欲望,调节思想和环境需求。圣人superego,注重道德。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三个“我”怎样运作。例子:我的学生,函,是一个学习能力强但有点好玩的3年级学生。 有一天,函和朋友一起玩游戏。朋友不小心把函最心爱的LEGO弄坏了。函非常生气!马上大声责骂朋友:“你把我的玩具弄坏了!”甚至想要打人。(Id的想法)...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