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可能身边的人常常这样说我,所以我觉得要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。”她无奈地笑说。
我们何尝不是也一样?有些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,无法逃离困境。
努力够了,终于可以逃离困境,自由了。我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地事情,让自己变得非常忙碌。我想,这就是改变,离开困境,终于可以拥有新生活了。没想到,我的生活变得和以前一样。
“可能身边的人常常这样说我,所以我觉得要改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。”她无奈地笑说。
我们何尝不是也一样?有些时候真的是身不由己,无法逃离困境。
努力够了,终于可以逃离困境,自由了。我自由地去做自己想做地事情,让自己变得非常忙碌。我想,这就是改变,离开困境,终于可以拥有新生活了。没想到,我的生活变得和以前一样。
“生活那么好,为什么他们会忧郁,然后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?” 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才14岁,在他眼里,所有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。 “也许内心太难过了,找不到别人帮忙吧?”坦白说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。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办法真正了解他们的痛苦的。 …
也许是因为习惯了有人为我承担,即使风雨来袭,也没有感觉到,反而为了一些微小的雨水,而担心淋湿了自己的头发!我想,我活了四十年,应该要学会 … … …
如果孩子品行不好,被视为坏孩子,我们自然而然会用很多的责骂与严厉地管制。
我想起孩子的父母说,孩子常常愤怒地说别人对他不公平,或者不给他某些东西。霎时,我明白了。这孩子拼命地霸道反抗,原来只是想要得到一样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。
最近中国一位熊孩子在公交上对一位青年男子拳打脚踢,结果被对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。且不谈男子的行为是否正确,我们来检视自己的孩子是否就是所谓的“熊孩子”。
“熊孩子”原本是指比较调皮、爱捣蛋,但是本意善良的孩子,不过,现在被网民广泛使用来形容乱翻东西、搞破坏、不守规矩、惹人讨厌的孩子。
熊孩子五大症状之一:“我”最大!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。
有一篇短文的内容是这样的: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父母不该只把孩子的学业视为第一,反而应该在孩子的生活里注入信仰及生活理念。 此外,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,父母应该带孩子去逛书展,买他们喜欢的书籍。 短文朗读完毕后,便随口问问乐乐(一名五年级的学生):…
面对态度不好的孩子的确需要很多耐心,要是EQ 稍微不好,或者心情稍微糟糕一些,就会掉入情绪的陷阱里。如果可以的话,我也想要重来一次,不要那么冲动。 …
家长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优秀的人,看似简单的标准,背后最重要的元素不只是才能而已,更重要的是有品德。是否每个家长都把品德放在第一呢?看起来是件难事。尤其当孩子对别人不尊敬时,很多家长可能也束手无策。
遇到这样的家长,还是工作5年来的第一次。她强调说:“我要他立刻改进,做错事就应该马上道歉。没关系老师,我待会儿就让他打电话给你。”
有家长说,只要孩子变好,他们最高兴。但是在这份期待的背后,到底有多少爱呢?当孩子达不到你的期待的时候,你是否还有耐心去爱他们?
我们总会期盼孩子遵从我们的意愿,但往往事与愿违,让人抓狂。尤其当孩子和你硬碰硬的时候,再多的耐心也会被消耗掉。
一个躺在地上,一个倔强地站在原地,一个在哭泣,另一个则是不停地责备小皇后的小管家:“都是你啊!为什么推人?走开!”
突然觉得快要晕了,世界一片混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