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生活那么好,为什么他们会忧郁,然后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呢?” 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才14岁,在他眼里,所有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。 “也许内心太难过了,找不到别人帮忙吧?”坦白说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。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没办法真正了解他们的痛苦的。 …

也许是因为习惯了有人为我承担,即使风雨来袭,也没有感觉到,反而为了一些微小的雨水,而担心淋湿了自己的头发!我想,我活了四十年,应该要学会 … … …

前几天进行学生领袖培训,来参与的学生年龄介于14-17岁之间。要这些年轻人一大早起床参与培训很不容易,所以有些人显得无精打采,也有些人心不在焉。
为了能让所有人都打起精神,我们必须进行热身环节,借由舞曲和音乐让大家high 起来。可是,当我兴致勃勃地说:“开始!” 的时候,有些人叹气,有些人有气无力,也有些人好像僵尸一般地摆动自己地身体,年轻人该有的活力都不见了。
唉,这样子算什么学生领袖呢?
所以,我说:“不错!看来你们还没清醒嘛。大家坐下。”
所有的年轻人在一片唉声叹气中坐下了。
那时,我微笑着说:“好的!再来一次!大家站起来!我们开始!”

如果孩子品行不好,被视为坏孩子,我们自然而然会用很多的责骂与严厉地管制。
我想起孩子的父母说,孩子常常愤怒地说别人对他不公平,或者不给他某些东西。霎时,我明白了。这孩子拼命地霸道反抗,原来只是想要得到一样他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东西。

最近中国一位熊孩子在公交上对一位青年男子拳打脚踢,结果被对方狠狠地教训了一顿。且不谈男子的行为是否正确,我们来检视自己的孩子是否就是所谓的“熊孩子”。
“熊孩子”原本是指比较调皮、爱捣蛋,但是本意善良的孩子,不过,现在被网民广泛使用来形容乱翻东西、搞破坏、不守规矩、惹人讨厌的孩子。
熊孩子五大症状之一:“我”最大!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。

有一篇短文的内容是这样的: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父母不该只把孩子的学业视为第一,反而应该在孩子的生活里注入信仰及生活理念。 此外,为了让孩子喜欢阅读,父母应该带孩子去逛书展,买他们喜欢的书籍。 短文朗读完毕后,便随口问问乐乐(一名五年级的学生):…

面对态度不好的孩子的确需要很多耐心,要是EQ 稍微不好,或者心情稍微糟糕一些,就会掉入情绪的陷阱里。如果可以的话,我也想要重来一次,不要那么冲动。 …

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,都无法接受,可能也会责怪孩子,阻止孩子继续当个“问题小孩”。然而,你是否愿意去了解他所面对的问题?
当孩子出现问题,展现偏差行为的时候,有哪个父母不担心呢?他一定是担心地快疯掉了,也找不到方法和孩子沟通,才会寻找外援的。
沉默,只代表他无比难过的内心。
我能够做什么呢?电话那头素不相识的家长,从未谋面的孩子,到底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?孩子遇到了什么难题而逃向损友,却难以向父母开口?

三个月过去,今年报到的特殊儿童已渐渐开始习惯学校生活。 还记得他们刚开始来学校时,又哭又闹;第一次去到陌生的环境、第一次需要和那么多陌生人接触、第一次要离开妈妈的身边长达几个小时,所以哭闹是正常的。 这所新学校的特教班有个很好的风俗习惯,凡是新来就读的学生都必须从最简单的「说早安和再见」开始学起。…